EUPD Research是全球著名的太阳能行业权威认证机构,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
根据方案,中小版型组件宽度均为1134mm,与行业一般组件宽度一致,中版型组件高度与210组件一致。前不久,在2023光伏产业链生态大会上,协会、设计院,以及硅片、电池、组件、设备等专家经过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充分探讨,认为210R即2384*1134mm这一尺寸组件将以其显著的系统价值,激发产业链价值最大化,并带动新生态圈的建立。
但在产品尺寸上,各大厂商却又有着自己的标准。该阵营的成员还包括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龙头。01 寻找最优解尺寸乱局之所以引起行业各界的高度重视,或许与光伏行业目前在国家战略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这个新兴产业所处的新的发展阶段有关。另外,尺寸不一致,在生产端上也有成本增加,不同尺寸需配备不同材料,背板、玻璃、边框等辅材,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说,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大尺寸产品的出现,促使2018年之后组件基本功率进入到了400W的阶段。
倘若全行业企业库存1000亿元,月均200亿元,5种尺寸的物料准备按照5%的减值计算,月度减值费用就高达10亿元。不过,哪个尺寸才是矩形硅片的最优解?组件龙头天合光能或许是寻找上述答案的排头兵。另外,尺寸不统一给项目集采和运维都带来了困扰。
光伏发电如何更好接入电网消纳?通过跟踪支架的应用,可以使光伏系统发电曲线更平缓。电器、电缆、连接器各方面的节省能够达到2.9美分左右。下游企业尤其是终端用户理性的有效价值取向理念尤为重要。延续性较差,也占用了优化深入设计的时间。
目前市场上基于矩形硅片电池打造的组件尺寸千差万别,光伏组件的标准化格局再次打乱。大尺寸对降本增效作用显著。
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工程公司资源规划处处长陈建宏认为,尺寸不统一造成了较多的工作重复投入,对项目从规划设计、可研,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都有影响。天合光能针对电气安全、运维安全和系统安全做了多层防护,针对电芯温度失衡、失控,出现报警,或者起火等,天合都有严谨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把隐患消灭在最低状态。另一个降本环节出现在支架。终端应用上,2384*1134mm(含2384*1096mm)尺寸的组件广泛应用于全球各种场景,与主流跟踪支架全面匹配,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光伏行业这一尺寸的组件累计出货量已达到30GW,预计到今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将达到50GW,力证2384*1134mm产品从上游供应端到下游应用端都已实现了生态协同。
这个过程是一个生态圈建立的过程,在大规模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量产效率也会随着大规模的生产实践而逐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尺寸标准化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链协同困难重重,这个问题将是光伏行业2023年的主流议题之一。我们认为矩形化是后面比较好的发展路线。210解法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产业链的协同必不可少。
可以肯定,如果210R的矩形硅片能够替代182的方形硅片,将再一次降低单GW设备的资金投入。而40HC集装箱长、宽、高分别为12,000mm,2,350mm,2,580mm。
集装箱物流运输中,40HC(高柜)集装箱最为常用。对于现在纷繁复杂的产品体系来讲,可能没有可以称之为完美的产品尺寸,但一定会有最优秀的生态圈的建立,我相信天合光能正在致力于建立这样一种特别优秀的生态圈。
毫无疑问,大硅片时代来临。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尺寸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我国跟踪支架占比获得提升,2022年之前其市占率不到5%,2023年这一比例有望增长到近10%。其中,大尺寸硅片的贡献非常明显。这个问题一日不解决,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便要一日面对分裂的困扰。极致化的组件设计成就了更优的包装运输方案。
这款产品秉承低电压设计,组件电压比传统的组件每片低3.6V,每一串在1500V的系统里可以多接3-4片,集腋成裘从而带来更大的优势。究竟哪种尺寸会成为行业的标准尺寸?本次行业协会的会议尚未有定论,不过在稍前2023光伏产业链生态大会上,协会、设计院,以及硅片、电池、组件、设备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专家,全面探讨了210R矩形电池组件的系统价值,对2384*1134mm这一组件尺寸表示充分认可,认为210R将带动新生态圈的建立,激发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设备企业-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惟仲:以电池端的生产线为例,15年前生产1GW大概需要40条生产线,但现在生产1GW大概只需要2条生产线甚至更少。唐正恺认为,储能集成技术正在从风冷向液冷集成进行转变。
2022年,天合光能在行业首发210R组件产品,开启光伏矩形创新之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困扰和诉求是什么?能见采访和梳理了行业上下游企业的观点。
210R-580W组件与传统组件包装相比,提升装载量可达5.4%。增效则有赖于另外几个明显的技术迭代。尺寸不统一问题,已经成为光伏行业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储能技术提升又进一步保证了光伏发电对于电网的友好性,助力电站化被动为主动。
从原材料到各类成品,再到集成和用户,位于产业链的不同位置有着不同视野。下游开发企业-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张晓朝表示,创新技术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和支持,倡议摒弃低水平无效率的竞争态势。
生产过程中,一些工人因为缺乏相应经验,操作中会产生失误,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据了解,2384*1134mm(含上一代2384*1096mm)尺寸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达到30GW,预计到今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将达到50GW。
天合光能两年前单瓦组件消耗硅料2.8g左右,现在已经降至2.4g甚至更低。天合光能最开始推出210R时,我们作为供应商对这款产品后续的生存能力进行了严密测算和充分的调研。
对于天合光能来说,储能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从系统成本来看,天合光能670W大尺寸组件可带来度电成本降低4.1%左右,BOS成本降低6%左右,使电站成本整体下降1%~2%。系统装机量更高、发电量更高的同时,系统初始投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实现客户价值和系统价值最大化。跟踪支架的应用有两个好处:有利于增加发电量,从而使每度电成本继下降;此外,随着光伏装机量的提升,电网对光伏电站提出了更多要求。
在此基础上,组件的技术迭代也日趋显著。2022年以182、210这两种主流的大硅片技术为主,大尺寸已经占到光伏组件技术的90%以上。
随着单晶硅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矩形硅片电池组件逐渐实现产业化,成为中版型光伏组件高效发展的新趋势。大硅片叠加N型技术会使组件的功率以及转换效率上升一个台阶。
因此,其组件产品比传统市场主流产品高100-125W。这一尺寸产品的生态圈或已悄然成成型。
发布评论